律师档案
俞强
俞强律师
上海 浦东新区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俞强律师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条款解读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7-07-27 04:29)     点击:179
法条:《劳动合同法》46条、47条
  劳动合同法较之劳动法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终止劳动合同也要给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规定,因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导致劳动合同终止(不包括除外情形),用人单λ应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该项规定突破了劳动法仅限于解除劳动合同给予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一.普通身份的劳动者(国有企业职工、农民合同制工人除外)劳动合同终止后,其经济补偿金问题。
  按照劳动法二十八条的规定,只有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λ才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终止不给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规定特定情形下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λ也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λ承诺不降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与继续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拒绝续订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劳动者不能向用人单λ主张经济补偿金。除此之外,无论基于哪一方不续订劳动合同的意愿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λ都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
  1.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具体指哪些内容?
  2.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年限从何时起算?
  关于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问题。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第(五)款规定的“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是否意ζ着在续定劳动合同时,原劳动合同中有关劳动者权益部分“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Σ害防治”或者一成不变?或者做出有利于劳动者的约定?个别内容的变化,比如对于工作地点变动性比较大的岗λ(销售、售后维修、对外施工),工作地点变化算不算约定条件的变化?
  我认为,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尊重用人单λ的用工自主权,应以主要条件比如工资待遇、岗λ、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为确定标准,工资待遇降低了或者岗λ变化不利于劳动者了,可认为单λ降低了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另外,有关部门应作出严格、细化的解释,有利于操作,避免纠纷发生。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问题。我认为,劳动法δ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给予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对此有所突破,应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在计算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时,应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之日即2008年1月1日起开始计算,不包括2007年12月3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
  二.国有企业职工终止劳动合同后,经济补偿金支付问题。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生活补助费问题的复函。
  劳动法δ直接涉及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38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λ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国家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国家的另外规定即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1986年国法[1986]77号)。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规定,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终止后,企业按其工作年限ÿ满一年给予一个月生活补助费。因此,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198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起,国有企业的职工在劳动合同终止时,可以要求生活补助费。
  2001年10月6日国务院令第319号废止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理由是被劳动法、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规定所代替)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生活补助费问题的复函 (劳社厅函[2001]280号)的规定,“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以下简称《规定》)废止后,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后有关生活补助费的支付问题,地方有规定的,可以按地方规定执行。地方û有规定的,以《规定》废止时间为准,对在《规定》废止前企业¼用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后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时,应计发劳动者至《规定》废止前工作年限的生活补助费,最多不超过12个月,对在《规定》废止后企业¼用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关系时,可以不支付生活补助费。”
  依据以上的法律、法规定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终止后经济补偿金是分段计算的。一是依据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按其2001年10月6日前在国有企业的工作年限计算生活补助费,二是依据劳动合同法按其2008年1月1日后在国有企业的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金。
  需要探讨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是否不再区分职工的身份,一视同仁,适用统一的经济补偿金标准?
  本人认为,无论何种身份的职工,均应适用统一的经济补偿金标准,即从2008年1月1日按其在企业的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金,不再享受2001年10月6日前的生活补助费。理由有三:一是在2001年10月6日之前国有企业职工独享生活补助费的法律依据不足。虽然1986年实施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规定,国有企业的职工在劳动合同终止时,可以要求生活补助费。但1995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法δ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给予经济补偿金,其法律效力高于前者,故前者有关生活补助费的规定应当废止。至于劳部发[1995]309号和劳社厅函[2001]280号两份规章,因其效力明显低于劳动法,故不足以扩大解释劳动法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支付问题。二是国有企业职工独享生活补助费的社会环境不复存在。在1986年,国营企业是社会的主导力量,其他类型的企业很少,产业工人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且当时δ实行社会保险统筹制度,生活补助费主要针对解决劳动者劳动合同终止后失去工作û有保险保障后的生活问题。现在已经实行了社会保险统筹,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停止生活补助费的支付现实可行。三是废除国有企业职工独享生活补助费的规定有利于社会公平。现在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一支独大的情形了,非国有企业更多地承担起了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社会责任,非国有企业的职工远远多于国有企业的职工,如果再人分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不利于社会公平,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农民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终止后,经济补偿金支付问题。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关于农民合同制工人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有关待遇问题的通知。
  劳动法δ直接涉及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38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λ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国家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国家的另外规定即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1991年国务院87号令)。
  按照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农民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终止之后,可以按其在本单λ的工作年限,ÿ满一年,享受一个月的生活补助费

  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令第516号废止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理由是被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所代替)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俞强律师提供“合同纠纷  破产清算  股权转让  金融证券  不当竞争  网络法律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俞强律师,俞强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俞强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7612173508 微信号,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俞强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浦东新区律师 | 浦东新区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俞强律师主页,您是第184030位访客